盧安達的淒寒場面,可能對於一般人只能想像。
台灣來的義工下了卡車以後,看到一位瘦骨嶙峋,衣不蔽體的黑人男孩朝他們跑來,那個男孩很少看到這樣的大卡車。
當時台灣來的義工動了憐憫之心,轉身就去拿了車上的物品向小男孩走去。
「你要幹甚麼?」
美國義工大聲對台灣來的義工喝斥:「放下!」
台灣義工愣住了,心裏想著:「他是怎麼了?我們不是要來做慈善工作嗎?」
美國義工朝小男孩俯下身子說:「你好,我們從很遠的地方來,車上有很多東西,你能幫我們搬下來嗎?我們會付報酬的。」
小男孩遲疑在原地,這時又有不少孩子跑來,美國義工又對他們說了一遍相同的話。
有個孩子就嘗試從車上往下搬了一桶餅乾。
美國義工拿起一床棉被和一桶餅乾遞給他說:「非常感謝你,這是獎勵你的,其他人願意一起幫忙嗎?」
其他孩子也都勁頭十足一擁而上,沒多久就卸貨完畢。義工給每個孩子一份救濟物品。
這時又來了一個孩子,看到卡車上已經沒有實物可以幫忙搬了,覺得十分失望。
美國義工對他說:「你看,大家都搬累了,你可以為我們唱首歌嗎?你的歌聲會讓我們感到快樂!」
孩子唱了首當地的歌,義工照樣也給了他一份物品:「謝謝你,你的歌聲非常美妙。」
台灣來的義工看著這些若有所思。
晚上,美國義工對他說:「對不起,我為早上的態度向你道歉,我不該那麼大聲對你說話。但,你知道嗎?這裡的孩子陷在貧窮裡,不是他們的過錯!可是如果因為你輕而易舉就把東西給他們,讓他們以為貧窮可以成為不勞而獲的謀生手段,因此而更加貧窮,這就是你的錯!」
這天,來自台灣的義工度過了不尋常的一天。
義工把東西給孩子,可要求他們以勞動獲取。
上天把恩典和愛給我們,但要求我們努力奔跑。
家庭教育也應如此!
不要輕易的給予,別讓孩子認為一切都是父母應該給予的!
父母沒有欠孩子任何東西。而是孩子要懂得父母給予的點滴都要感恩!
卑微與偉大
有個做苦工的黑人父親,以省吃儉用的積蓄,帶著兒子去參觀梵谷故居。
但當兒子看見這房子裡簡單的擺設、陳列的小木床,甚至破了口的皮鞋後,充滿疑惑的問父親:「梵谷不是偉大的藝術家嗎?他一幅畫可是值千萬美元哩!怎麼住的、用的這麼破舊呢?」
父親告訴他:「梵谷是個生活清苦、靠弟弟接濟、且終身未娶、潦倒至死的窮人。」
兒子這才知道,原來梵谷的名利財富,活著的時候從來沒享受到!不過,卻留給後人龐大的遺產。
第二年,父親再帶兒子去丹麥,參觀安徒生的故居。
兒子看見簡陋的閣樓,又疑惑的問:「安徒生不是受國王賞識,應該住在皇宮裡的嗎?」
父親回答他:「哦!不!安徒生的父親是個體弱多病的鞋匠,母親是個洗衣婦,他從小就住在這間窄小的閣樓裡。」
自此,男孩相信自己雖然樣貌平凡、衣裝破、出身低,但上帝一定有給他與眾不同的特色。
他開始用心發現自我,並願對人付出關懷。二十年後,這個男孩成為名記者,並得到了普立茲獎。
當大家對他的成就驚嘆時,他表示:「我曾經以為,憑我這樣的貧窮黑人出身,不可能有出息!但是,藉著父親帶我認識梵谷與安徒生的童年,改變了我對生命價值的認知,使我真正明白,上帝絕不看輕卑微,任何人都是祂手中無價寶貝;即使一時失意,也是祂為了要激勵我們往前的動力。」
你想烏鴉,也不種也不收,又沒有倉又沒有庫,神尚且養活牠。你們比飛鳥是何等的貴重呢!
《聖經》路加福音12章2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