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人到中年不得已,卻不要委屈自己✿✿⊱╮
作者:子墨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感覺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了,小到有時候只能容納自己一個人,或是因為疲憊,或是因為壓力,逃離現實成了一種奢望。
這個時候,也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身體各方面都不行了,受困於事業、健康、家庭等危機,感覺有點力不從心了。
當然,滄桑與迷茫也會一同到來,讓人感覺身不由己,有時候夜深人靜的夜晚,只能自己心疼自己。也時常勸慰自己,沒有必要把一些事情看得太要,沒有必要把自己弄得太累、太狼狽,但是終究還是身不由己。
曾經的輝煌不忍再提,曾經的錯誤不敢再犯,曾經的遺憾不敢觸及,人到中年不得已,只能在苟且中想想詩與遠方。
生活中溫馨的事情也有,是經歷多了,也就學會了善待自己,半生已過,苦過,累過,哭過,笑過,總之有個健康的身體,才會有更多的幸福。
人到中年,力不從心,也無需責備自己。如今已經到了賭不起的時候來,不糊塗就是最好的狀態,有些事情不能攀比,有些事情不能意氣用事,也知道人生不會事事如意,所以,也就不委屈自己,不強迫自己做一些違心的事情。
學著不熬夜,不計較,不較真,到了這個年紀,世界觀,價值觀都已經確立,只有盡心盡力去做好自己,把責任與義務扛在肩上,無論結果如何,都要義無反顧的承受。
不再感嘆,容顏老去,芳華不再,紅塵過往,接受現實,歲月的風霜會侵蝕一切,歲月的風沙裡,留不住的時光太多,珍惜才配擁有,有點遺憾才能完美。
泰戈爾說:“人到中年,會放棄虛幻的世界和不切實際的慾望,總是把它局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中。”
人到中年才知道,孤獨、痛苦、失敗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調味品,自己掌控不了;人到中年才明白,允許生命可以不完美,但是即便有點缺憾,也一定要真實,即使人生不富有,但過程一定要保持快樂!
人到中年,坦然接受現實,淡然面對生活,能夠讓自己信服的事情越來越少,而能讓自己包容的事情卻越來越多了。
或許也不是信命,而是明白處世之道,世間諸事,再不問原由,只是相信存在便是道理,因果便是結局。
羅曼羅蘭說:“成年人對自然和人生,往往比20歲的青年有更新鮮的印象,更天真的體驗。”
人性裡的溫柔越發的明顯,似乎是早已看清了人間是非善惡,而越發慈悲,遇事越發的不動聲色。
於是,中年之後,學會了因時而變,不抱怨生活,不懼怕改變,人生即便有幾分惆悵,也默默藏在心裡。
也漸漸明白了,你怨或不怨,生活還是老樣子,看上去波瀾不驚,其實還是暗流湧動;你愁或不愁,人生不會因你的心情而改變,複雜的事情只能自己簡單看待。
人到中年不得已,千萬不要委屈了自己,不抱怨、不苛求,便多了幾分從容,不憂愁、少惆悵,便多了幾分灑脫。生活從來不相信眼淚,你的哭聲換不來生活的憐憫。
誰都知道,成年人的世界不存在容易兩個字,即使有再多難過的事情,都要一個人承受,因為我們知道,沒人心疼時要自己心疼自己,也沒人在乎你的脆弱,要學會一個人的堅強。
人世間,哪裡放飛自我,就在哪裡收穫希望,人生豈能事事如意,希望與失望要辯證看待,失意了,也不要緊,無憾才能成就圓滿,成功的路上總有荊棘,夢想成真不會一蹴而就。
中年之人,本就心力憔悴,更不要為難自己,讓脆弱的心臟不要再承受不必要的壓力,有些麻煩只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放下、隨緣便是解藥。安心生活,不在乎別人的眼神,不躲不藏,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出真的自我。
中年人的活法,其實就是簡單兩個字,臉上常帶笑容,只有看淡得失,才會胸懷寬廣;中年人的活法,無非就是心性透明,淡看春花秋月,花開花落,而不再憂傷。
中年之人,懂得善待自己,如果累了,就歇歇,錢總是掙不完的,事也是辦不完的;如果疲憊了,就听一首輕音樂,讓心情放鬆,感受一下音樂療傷的魅力;如果憂傷了,看一場電影,看幾則笑話,調節一下心情;如果心情不好,那就泡一壺白茶,找個安靜的角落,讓心情安靜下來,深悟禪茶一味的道理。
所以,中年懂得,是對生命的珍惜,不熬夜,不憂傷,才能保持身體健康,簡單快樂就是幸福,懂得休息才能擁有健康,而健康更是中年人的一大財富,無論多忙,都萬萬不能忽視。
人到中年,平和樂觀就是善待生命,淡然平靜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好,有最真的情懷,保持最好的心情,這才是不委屈自己表現。
圖文摘自:子墨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