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開心的三個秘訣:不強求,不在意,不討好✿✿⊱╮
作者:晚君
來源:每晚一卷書(ID:JYXZ89896)
白岩松曾說:
有時候我們活得很累,並非生活過於刻薄,而是我們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圍所感染。
一個人過得不開心,就是太容易被外界的看法所綁架。
心情是屬於自己的感受,若只是活在別人的眼里和嘴裡,就很難找到讓自己開心的秘訣。
人活於世,是活給自己看的。
餘生最好的活法,不過是:不強求,不在意,不討好。
1
不強求他人的理解
獨木舟在《深海裡的星星》寫道:
世界上其實根本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針不刺到別人身上,他們就不知道有多痛。
這個世界,有的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別人不會因為你被誤會,而真的覺得委屈;別人也不會因為你的摔跤,而真的感到疼痛。
所謂的“感同身受”,不過是他人的假想而已,你只能靠自己自愈。
唐朝詩人柳宗元,出身名門,年少有為。
“永貞革新”期間,他寫了篇《六逆論》,試圖說服病重的唐順宗換掉太子。
不料,革新失敗,他被朝廷貶到了永州。
在永州,他一待就是十年。
本以為熬過這10年,能等來回京的詔書,能再次大展宏圖。
可到最後收到的,卻又是另一次更偏遠的貶謫——他被流放到荒涼的柳州。
當時的柳州,恰逢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百姓民不聊生。
初到此地就水土不服的他,看著眼前荒涼的景象,再加上自己仕途的不如意,那道內心最後的防線,也跟著崩塌了。
他開始瘋狂地給曾經的朋友們寫信,訴說自己的悲慘遭遇,企圖得到旁人的安慰和治愈。
可當他滿懷希望,將這些愁苦郵寄出去後,收到的回信,卻寥寥無幾。
他渴望得到朋友們的救贖,可到頭來卻反而讓自己傷得更深。
昔日的高朋滿座,今日避之猶恐不及。
當初的君子之交,說好的患難與共,也接二連三棄他而去。
當你落魄之時,你的滿腹牢騷,只會成為人人害怕的毒藥。
正如村上春樹所說:
世上存在著不能流眼淚的悲哀,這種悲哀無法向人解釋,即使解釋人家也不會理會。
人活一世,無須向別人解釋你自己,更不必強求他人能感同身受,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活法。
生活只屬於你自己的感受,一味尋求他人的理解,換來的只會是別人的敷衍與冷漠。
那些無人問津的日子,你必須學會獨自吞下自己的委屈。
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2
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叔本華曾說過:
人性一個人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你活得很累,就是因為把別人的眼光,當成了自己的行為準則。
之前看過一則新聞,維密史上最年輕的華裔超模陳瑜,在回國的時候,引發了熱議。
她回到家鄉,有人嘲笑她連家鄉話都不會說,她卻自顧自玩得不亦樂乎。
她來到長城,因為穿著迥異,很多遊客對她指指點點,她也毫不在意。
有記者不解:
一路走來,這麼多人評價你,你好像從不關心。
陳瑜莞爾一笑:
模特是在聚光燈的職業,如果我太過在乎別人的看法,恐怕早就抑鬱了。
其實,她14歲剛開始走T台的時候,也沒少被人評頭論足:
這走的都什麼玩意兒?
就這種身材比例還能當超模?
看到這些評論,她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兒。
為此,她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走姿,訓練也愈發刻苦,可上台之後的表現卻還不如從前。
直到後來,她決定不再搭理這些評論,聽從自己內心想法而活。
她的狀態反而越來越好,最終在19歲的年紀便登上了維密舞台。
這世上本就口中難調,很多時候,並不是你夠好,而是你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你再優秀,在嫉妒你的人眼中,不過是走運;你越善良,在譏諷你的人眼中,也不過是惺惺作態。
楊絳先生曾說: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生活是自己的,你實在不必為了迎合別人的看法,而委屈了自己。
人生就像一艘沒有船舵的船,太過在意別人的評價,航船就會搖擺不定,只得隨波逐流,永遠也達到不了自己的目的地。
你總要明白:巧廚難烹百人餐,一人難如千人願。
人生不易,學會不在意,你就贏了。
3
不討好他人,委屈自己
在電視劇《女心理師》中,有個角色讓觀眾十分心疼。
來訪者莫宇是公司出了名的“老好人”。
下了班,同事讓他回公司發封郵件,他說“好”。
休息日,領導讓他回來加個班,他說“沒事”。
原本約好的聚餐,同事們沒通知他就臨時變了地址。
事後同事們才想起他沒來,面對同事們的客氣,他只好給自己找藉口:“是我自己有事耽誤了。”
哪怕自己受了委屈,他第二天還要照常給同事們帶各自喜愛的奶茶。
可一味地討好,非但沒有得到別人的感恩,反而讓他生活更加糟糕。
同事們孤立他,領導也不待見他,他每天都活得鬱鬱寡歡。
他的付出與遷就,在別人眼中一文不值。
糟糕的他,找到了女心理師,女心理師分析了他的情況,認為他是“討好型人格”。
讓他嘗試拒絕別人,對不喜歡的事說不。
後來,同事又讓他加班代做策劃案,他直接拒絕:“對不起,我的工作已經做完了。”
別人又搶他的功勞,他又一步跨到老闆面前說:“這個項目的策劃案一字一句都是我寫的。”
他讓同事吃癟,又懟得領導啞口無言。
他以為會被所有人厭惡,卻沒想到別人反倒對他恭敬起來。
後來,不再隨意接受同事請求的他,將自己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討好不一定會得到一個好心情,沒有人會喜歡自己低三下四的模樣。
但拒絕一定可以使自己開心,因為拒絕的必然是自己所討厭的。
日本作家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裡說:
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很多人不忍心開口拒絕別人,生怕與人發生不愉快,害怕自己傷害到別人的自尊。
但其實,你一味的接受並不能換取對方的一份真心,反而會在討好他人中失去自我。
很喜歡一句話:“拒絕就是建設。”
只有學會拒絕,你才會有更多精力與時間來投資自己。
人生苦短,別為了取悅他人,而扭曲了自己。
不討好的人生,才會更加瀟灑自在。
▽
尼采曾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人活一世,不過三萬多天,取悅自己才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一隻站在枝頭的鳥兒,從不擔心樹枝會突然折斷,因為它的坦然來源於自己的翅膀。
一個心中有光的人,從不害怕別人會突然冷淡,因為他的溫暖來源於他的自信。
別把他人的煩惱背負在自己身上,別把自己的快樂託付給他人。
生活很苦,也要努力開心。
往後餘生,願你不開心的時候,想想這三個秘訣,將每一個日子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圖文摘自:侃財商
文章網址:https://smile89098.pixnet.net/blog/59078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