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決不能犯的四個錯誤(經典好文)✿✿⊱╮

 

- 01 -

處處跟別人比較

 

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別人比較。

和高人比較使我們自卑;和俗人比較,

使我們下流;和下人比較,使我們驕滿。

外來的比較是我們心靈動盪不能自在的來源,

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

障蔽自己心靈原有的氤氳馨香。

有一個人在河邊釣魚,他釣了非常多的魚,

但每釣上一條魚就拿尺量一量。

只要比尺大的魚,他都丟回河裡。

其他釣客不解地問:

“ 別人都希望釣大魚,

為什麼只有你將大魚都丟回河裡呢?”

這人輕鬆地回答:

“ 因為我家的鍋子只有尺這麼長,

太大的魚裝不下。”

不讓無窮的慾念攫取己心,

”夠用就好”也是不錯的生活態度。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當人們在吃到飽的自助餐廳,

毫無忌憚的吞食,

那可真是一個可怕的景象。

取自己夠用的,不必貪求,

這也是一個重要的修練。

梅花不用羨慕牡丹花,

月亮不用去嫉妒太陽。

 

- 02 -

低情商的善良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

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

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聾子聞到。

可是低情商的善良,

卻是一種變形的失聲的語言,

連正常人都感受不到它,

更鮮少魅力可言。

明代馬中錫在他的《東田文集》中有一篇《中山狼傳》,

講述了一個“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晉國大夫趙簡子率領眾隨從到中山去打獵,射中一隻狼。

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

遇到牽著毛驢的東郭先生,

驢背上馱著一口袋書。

狼向東郭先生求救,

東郭先生把狼藏在驢背上的口袋裡。

在趙簡子追問的時候,

東郭先生撒謊騙過了他。

趙簡子和隨從走遠以後,狼要求把它放出來。

狼出來後要吃掉東郭先生,

東郭先生苦苦哀求,連連躲避。

狼和東郭先生圍著驢轉圈,

後來商定找人評理,先後問過老樹、老牛,

都說狼應該吃掉東郭先生。

危急中幸好來了一個手持木杖的老人,

東郭先生上前求救。

老人指責狼忘恩負義,狼辯解說,

東郭先生把他放在袋子裡,

壓上書籍,故意束緊口袋,又拖延時間

,很久才把它放出來,目的是想弄死它,

獨得利益,所以要吃掉東郭先生。

老人表示不如按當初那樣把狼放在袋子裡,

讓他看看是不是束得很緊,

若真的讓狼很困苦,

那就應該吃掉東郭先生,狼同意了。

當狼再一次被放進袋子後,

老人訓斥了東郭先生的愚蠢後,

和他一起殺死了狼。

 

美國哲學家愛默生說: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不然就等於零。

我們大多數人都曾經有過低情商的善良,

明明是盡了心,明明是燃燒了熱情,

卻只換來冷漠換來埋怨。

好心辦了壞事、費力不討好的橋段,

我們聽說也遭遇過太多。

低情商善良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它是別人的枷鎖,

亦是自己的刑具,因為久而久之,

原本純厚的善良會被那幾絲戾氣所侵蝕,

失去原本美好的模樣。

一個情商高的人,能夠時刻令自己舒服,

令他人愉悅;懂得在不動聲色間完成自己的善意;

知分寸守底線,即便寒冬蕭索也能令身邊的人如沐春風。

而一個善良,且自帶高情商屬性的人,

是世間最難得的珍寶,是最耀眼的光束。

善良是個珍寶,但更需要用高情商來點亮。

有分寸地散發善意,遭遇尷尬巧妙化解,

是他行走世間的一貫原則。

他說唯有如此,雙方才會開心、才會舒服、

才會心安理得地享受著美好的情緒,

無論是給予或是接受給予,

都會從心尖上淌出暖流。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有善意、有熱情、肯伸出雙手,還遠遠不夠。

你需要的是高情商的善良。

 

- 03 -

無意義的悔恨

 

悔恨是最沒用的一種情緒,

可是許多人沉溺於其中無法自拔。

它不但讓你痛苦也無法彌補任何你認為你不該做或是該做而沒做的事。

重要的是每次當它來臨時,和它拉開距離,

看著它說,謝謝你的光臨,

這件事已經過去了,我再做什麼也彌補不了,

我此刻內心的平安比什麼都重要。

我見過在感情裡無法自拔的人。

他們不停地抽煙,他們藉酒澆愁,

他們把自己鎖起來,他們推掉了所有的應酬。

這只能說明,那份感情,是真的;

但並不代表,那份感情是可以修復的。

這世界上最難挽回的,就是人心。

尤其是在感情世界裡,最沒用的就是悔恨。

悔恨既不能幫你挽回一個人,

也不能彌補已經犯下的錯誤。

沉湎於過去不能釋懷的人是懦弱的、

狹隘的、小心眼的、心胸狹窄的、目光短淺的

正確的方法是承認並接受結果,

然後把重心放在未來。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真正有格局的人,既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

 

- 04 -

無休止的抱怨

 

我們之所以會抱怨,

無非是因為九個字:

放不下、看不透、忘不掉。

有一對夫妻結婚後天天鬧矛盾,

最後去見大名鼎鼎的心理學家米爾頓·艾立克森。

艾立克森聽罷雙方喋喋不休的抱怨,

說了一句話:“你們當初結婚的目的就是為了這無休無止的爭吵抱怨嗎?”

那對夫妻聽了後頓時無語。

抱怨像嵌在肌體裡的一個毒瘤,

它會隨著你情緒的低沉而加速擴散,

治好它的唯一良藥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被情緒牽著鼻子走。

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人在不如自己願的時候,

最常做的,也是最容易做的就是抱怨、發牢騷,

似乎這樣就能夠使問題得到解決,事情發生逆轉。

可實際上,問題還是在那裡,

不解決使不會自己消失掉的,

你的抱怨只是在浪費時間,

錯失最好的解決時機。

你需要做的是,趕緊冷靜下來,

分析問題,積極尋找解決或者挽回的辦法。

不要抱怨你受到的不公平對待,有個哲學理念說: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你所受到的待遇是有它“存在”的背景、條件和原因的。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

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是停止抱怨的最好良方。

人生苦短,何必糾纏?

圖文摘自:每日頭條

文章網址:https://blog.xuite.net/smile89098/blog/585709019

arrow
arrow

    ㄚ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