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

 

文:宋清辭

古人說:“守嘴不惹禍,守心不出錯。”

人生漫漫長路,你行走的軌跡,其實是由你自己決定的。

一輩子守好這四點,不但自己受益,還會護澤子孫。

 

與家人:守矩

 

《淮南子》中說:“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謂圓。”父母能教給孩子最重要的一課,不是知識、技能、禮儀,而是規矩。“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懂得規矩,遵守規矩,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最重要的一步。“華人船王”趙錫成的家庭,曾被美國總統讚為“美國第一家庭”。趙錫成的六個子女,全部畢業於常春藤,其中四個哈佛畢業,每個人的事業都大放異彩。而這些成功,離不開趙錫成從小給他們立的規矩。趙家規矩甚嚴,每一個細節都有嚴格規定:父母還沒動筷前,小孩不准吃飯;晚上十一點必須回家;父母說話時,靜下來傾聽;自己做家務,不要讓別人伺候;女孩子在外面的花費,要拿收據回家報賬;宴請客人時,6個女兒都要出來接待,為大家上菜、斟酒…趙錫成曾說:“不能太早就受人伺候,否則很難學會獨立。”正是這些規矩,才成就了趙家子女優異的學業和自律的品格。

沒有人能真正護佑你一生,學會在規矩之內行事,是對規則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保護。“人不以規矩則廢,家不以規矩則殆,國不以規矩則亂。”那些能代代興旺的家族,大多都有家族規矩。康熙皇帝對皇子皇孫有《庭訓格言》,曾國藩對子子孫孫有《曾國藩家書》。

普通人家也懂得孝順父母,敬親睦鄰。

如果自由是水,那麼規矩就是束縛河水的堤岸,將滾滾奔流的怒江引入浩瀚江海。如果自由是樹,那麼規矩就是修剪枝葉的園丁,將枝杈橫生的小苗長成參天大樹。守矩,是我們立身處世的一張通行證。

 

對朋友:守度

 

沒有人能夠活成一座孤島,每個人都要與外界聯繫。相處是一門學問,太遠則會有疏離,太近則會生嫌隙。守住與人相處的那條邊界,是一門大學問。

王梓恆曾經說過:“這個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的事。”

這三件事已經清晰劃分了我們自己的界限。第一件事: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他人;第二件事:別人的事,只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要強加干涉,也不應該干涉;第三件事: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很多時候,人們都無法理清各自的邊界,自己的事情任由別人干涉,別人的事自己硬要插上一腳。本以為會與對方越走越近,沒想到反而漸行漸遠。上個世紀的中國文壇,胡適絕對是一位風雲人物,伴隨著胡適走紅的,還有一句口頭禪:我的朋友胡適之。

胡適的朋友之多,人緣之好,一直廣為流傳,而他的交友之道,就離不開他的“守度”。

曾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胡適在北大執教時,與太太江冬秀住在宿舍。宿舍有規定不許打麻將,可江冬秀偏偏喜歡打麻將,總是違反宿舍規定夜夜開牌局。無奈之下,胡適只得帶著老婆搬到外面租房子住。有人不解:“院長是你的學生,打個麻將也不是什麼大事,你至於跟他客氣嗎?”胡適回答:“正因為他是我的學生,我才不能麻煩他。”

該麻煩朋友的時候尋求幫助,但不應該麻煩別人的地方也絕不插手。

就是因為胡適把握好了朋友間相處的這個尺度,才能維持住友情的平衡。高爾基曾說:“最好的朋友是那種不喜歡多說,能與你默默相對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人情如尺,須有刻度。

與朋友交,關係再好也要守住一條邊界,不該問的不要問,不該管的別瞎管,否則只能漸行漸遠。

 

在世間:守則

 

《史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春秋時期,魯國相國公休儀喜歡吃魚,人們知道了就爭相送魚給他,公休儀從來都不接受。有人不解地問:“你那麼喜歡吃魚,為什麼不接受呢?”公休儀說: “就是因為我喜歡吃魚,我才不能接受啊。如果收了別人的魚,就要辦別人交給我的事,最後早晚都要被革職查辦,到那時誰還會給我魚呢?”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守則”二字。

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更應該知道什麼事情不能做。

歐陽修小的時候家裡很窮,有人拿了幾個饅頭扔在地上讓他撿,他不肯。那人問:“你肚子這麼餓,為什麼不撿?”歐陽修說:“我也嘴饞,可我母親說,人家看你的眼光不重要,自己做出什麼樣子才最重要。”寧可餓肚子,也不賤賣自己的尊嚴,這就是歐陽修的原則。易中天說:“一個人,沒了底線,就什麼都敢干;一個社會,沒了底線,就什麼都會發生。”有些人會為了五斗米而折腰,而有些人卻千金難買其志。前者看上去贏得了小利,卻失去了他人的尊重;後者看上去痴傻,卻樹起了自己內心的豐碑。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守則,是我們行走於世間的一張護身符。

 

於自己:守心

 

朗讀者》中有一期主題是“初心”,節目有這樣一段詮釋:初心可能是一份遠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變得更好,我要去試試。初心也許是一個簡單的願望,靠知識改變命運,靠本事贏得榮譽。每個人都有自己獨屬的初心,而擁有初心的人,才是真正強大到無可撼動的人。有這樣一位仁兄,他出身書香門第,自幼被封為神童。然而,他的科考之路,卻一路坎坷: 20歲,第一次會試,沒有通過; 22歲,第二次會試,沒有通過; 25歲,第三次會試,沒有通過。要知道,此人的父親就是狀元出身,連續三次未通過會試,讓他成了全鄉的笑柄。

然而,他卻不以為意:“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28歲時,他第四次參加會試,因考試出色,舉南宮第二人,賜二甲進士第七人,觀政工部。此後,他的人生一路開掛。他修勤政,平盜賊、創心學,將自己活成了一道千古傳奇。這個人,就是王陽明。

而他最大的武器,就是自己的“心”。

王陽明一生曾遭遇無數坎坷,但每一次他都能謹守初心。他寫過一首詩:

 

人人自有定盤針, 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 枝枝葉葉外頭尋。

 

一個人若總是患得患失,便無法獲得片刻安寧;一個人若總是向外尋找,便永遠看不到自己的本心。《菜根譚》中有云:“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風花雪月本閒,而擾攘者自冗。”世間誘惑很多,外人評價很雜,能夠不為所動,謹守初心的人,才是真正內心強大的人。

守心,是我們追尋幸福的一把金鑰匙。

 

 

都說歲月是一個神偷,可它能偷走的只是年華,卻不是我們內心的堅守。

圖文摘自:包羅萬象

文章網址:https://blog.xuite.net/smile89098/blog/588643473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ㄚ進 的頭像
    ㄚ進

    ★ㄚ進のsmile加油站★

    ㄚ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